《认证通用基础-知识点背诵4 _Password_Removed.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证通用基础-知识点背诵4 _Password_Removed.pdf(13页珍藏版)》请在骏景环安文库上搜索。
1、CCAA CCAA 全国统考(认证通用基础)背诵文件(全国统考(认证通用基础)背诵文件(四四) 管理体系认证初次审核的两个阶段 认证审核属于第三方审核类型。认证审核属于第三方审核类型。 ISO/IEC 17021ISO/IEC 17021- -1 1合格评定管 理体系认证机构要求 (G GB B/T270/T27061.161.1 和和 CNASCNAS- -CC01CC01)规定,管理体系的初次认证审核应分两个阶段实施管理体系的初次认证审核应分两个阶段实施: :第第一一阶段和第二阶段阶段和第二阶段。 第一阶段审核的策划应确保实现第一阶段审核目的。 第一阶段审核主要是收集必要的相关信息,为第二。
2、阶段审核的顺利实施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第一阶段审核的目的为: (1)审核受审核方的文件化管理体系信息文件化管理体系信息; (2)评价受审核方现场的具体情况,并与受审核方人员进行讨论,以确定第二阶段的准备情况准备情况; (3)审查受审核方理解和实施标准要求的情况解和实施标准要求的情况,特别是对管理体系的关键绩效或重要的因素、过程、目标和运作的识别情况; (4)收集关于受审核方管理体系范围的必要信息必要信息, ,包括包括: :受审核方的场所、使用的过程和设备、受审核方的场所、使用的过程和设备、所建立的控制的水平所建立的控制的水平(特别是客户场所为多场所时)、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 (5)审查第二阶。
3、段所需资源的配置情况资源的配置情况,并与受审核方商定第二阶段相关细节; (6)结合管理体系标准或其他规范性文件,充分了解受审核方的管理体系和现场运作,以便为策划第二阶段提供关注点策划第二阶段提供关注点; (7)评价受审核方是否策划和实施了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以及管理体系的实施程度能否证明证明受审核方已为第二阶段做好准备受审核方已为第二阶段做好准备(能能不不能能进进入入第第二二阶阶段段) 。 审核组长应负责并参与第一阶段审核工作。 第一阶段审核要求包括第一阶段审核要求包括: (1)(1)通过审核了解受审核方管理体系的概况通过审核了解受审核方管理体系的概况,现场勘察对受审核方的绩效要求有重大影响的。
4、过程或场所,并与有关人员和作业人员谈,以便安排第二阶段审核事宜,确定第二阶段审核的重点; (2)(2)第一阶段审核不需要对标准中所有要第一阶段审核不需要对标准中所有要求求进行审核进行审核,也不必对所确定审核要素的所有方面都进行审核,而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有重点地审核有限的时间内有重点地审核; (3)(3)在第一阶段审核中发现并确定的不符合在第一阶段审核中发现并确定的不符合, ,可以开出可以开出“不符合报告不符合报告”,”,也可以列出问题清单也可以列出问题清单, ,通知受审核方予以纠正通知受审核方予以纠正。纠正情况可以在第二阶段审核前或现场审核时验证。但对确定为严重不符合的问题,须在该问题得到纠正后。
5、,才可以进行第二阶段现场审核; (4)(4)第一阶段不要求正式的审核计划。第一阶段不要求正式的审核计划。现场审核完成后,审核组应对收集的信息和证据进行分析,就受审核方对过程等因素确定的充分性与适宜性,以及对审核准备对审核准备的充分性的充分性做做出判断出判断,并分析实施第二阶段审核存在的风险分析实施第二阶段审核存在的风险。 审核组长应编写审核报告,但第一阶段的输出不必满足审核报告的所有要求。 第二阶段的目的是评价受审核方管理体系的实施情况,包括有效性。第二阶段审核应在受审核方的现场进行现场进行。 第二阶段审核的目的第二阶段审核的目的(对管理体系审核对管理体系审核), ,主要包括主要包括: : 1。
6、 1 判断受审核方的管理体系是否符合审核准则的所有要求判断受审核方的管理体系是否符合审核准则的所有要求 2 2 管理体系是否得到有效运行管理体系是否得到有效运行 3 3 是是否有效实施了组织的方针和目标否有效实施了组织的方针和目标; ; 4 4 判断受审核方是否遵守了判断受审核方是否遵守了管理体系的各项程序管理体系的各项程序; ; 5 5 确定组织的管理体系是否能够通过现场审核确定组织的管理体系是否能够通过现场审核, ,推荐认证注册。推荐认证注册。 第二阶段审核的重点内容第二阶段审核的重点内容 根据第二阶段的审核目的,第二阶段审核应覆盖体系拟认证范围内的所有部门和活动,关注并重点重点评价受审核方管理体系和评价受审核方管理体系和“标准标准”所有要求的实施情况所有要求的实施情况,包括,对管理体系标准要求的符符合性合性和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有效性。 因此, 第二阶段审核应在受审核方的现场收集审核证据应在受审核方的现场收集审核证据,并至少覆盖以下方面: (1)与适用的管理体系标准,或其他规范性文件所有要求的符合情况及证据符合情况及证据; (2)依据关键绩效目标和指标(与适用的管理体系标准或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