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通用基础-第2套-重点复习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证通用基础-第2套-重点复习题.pdf(5页珍藏版)》请在骏景环安文库上搜索。
1、一、单选题(从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错选、不选均不得分,每题 1 分,共 30 分)。 1.合格评定活动通过颁发( )以证明评定结果。 A.认证信息 B.合格证. C.获证牌匾 D.D.符合性声明书符合性声明书 2.审核准备阶段的文件审核的目的包括( )。 A.学习审核程序 B.B.收集信息收集信息 C.熟悉审核方法 D.了解认证情况 3.合格评定工具箱中的国际标准已(C.C.等同等同)转化为我国的国家标准。 A.参照 B.等效 C.C.等同等同 D.完全 4.合格评定功能法包含的过程活动有( )。 A.A.选取、确定、复核、证明选取、确定、复核、证明 B.计划。
2、、审核、报告、复评 C.申请、审核、复查、发证 D.选取、审核、复查、报告 5.质量基础设施(NQI) 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和执行( )等所需的质量体制机制框架的统称。 A.A.合格评定、计量、标准合格评定、计量、标准 B.与国际接轨、强国强企战略 C.社会安定、公共管理、提质增效 D.科技兴企、科技兴国 6.使用合格评定有关的标准和指南有助于(D.D.消消除除 )贸易壁垒。 A.管理 B.增加 C.加强 D.D.消除消除 7.互动的审核技术主要是指( ) 的相互交流。 A.审核组内成员 B.受审核方与认证机构 C.C.审核组与受审核方人员审核组与受审核方人员 D.审核组成员与认证机构 8.。
3、依据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管理办法 ,( ) 伪造、冒用、转让和非法买卖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 A.A.禁止禁止 B.可以 C.不能 D.不可以 9.确定审核所需的时间应考虑()。 A.受审核方的付费能力 B.审核组成员的合作能力 C.审核的成本与费用 D.D.受审核方的规模与风险受审核方的规模与风险 10.按照程序确定合格评定对象的一个或多个特性,进行处理或提供服务所组成的技术操作是()。 A.检验 B.评价 C.C.检测检测 D.检疫 11.与审核准则有关的并且能够证实的记录、事实陈述或其他信息是( )。 A.审核活动 B.B.审核证据审核证据 C.审核报告 D.审核记录 12.认证机构应考虑来。
4、自( ) ,修改或调整审核方案。 A.市场客户的满意度 B.经营相关方的建议和要求 C.C.审核组审核过程中反馈的相关信息审核组审核过程中反馈的相关信息 D.组织领导意图 13.认证制度是指实施认证的( ) A.形式和管理 B.管理、权限规定、约束与要求 C.C.规则、程序和管理规则、程序和管理 D.方法、技术、方案. 14.GB/T27021,IDT ISO/IEC17021合格评定管理体系审核认证机构要求属于合格评定工具箱中的( )类型文件。 A.A.技术功能文件技术功能文件 B.规范性文件 C.管理体系文件 D.适用性文件 合格评定工具箱中的系列标准从功能和作用角度可分为基本文件、通用文。
5、件和技术功能文件基本文件、通用文件和技术功能文件三种类型。 技术功能文件是针对技术功能文件是针对特定对象和类型的具体合格评定活动的要求,有检验机构、检测实验室、产品认证机构、管理体系认证机构和人员认证机构等的管理体系认证机构和人员认证机构等的管理要求。管理要求。 15. ( )作为一种通用表述被用作“已证实满足规定要求的传达手段。 A.自我声明 B.没有不合格 C.C.符合性说明符合性说明 D.宜布通过现场审核 16.认证类型通常可分为( ) 认证以及其他类型的认证。 A.A.产品、过产品、过程、管理体系、服务程、管理体系、服务 B.过程、人员、管理体系、管理 C.有机产品、管理体系、过程、客。
6、户要求 D.产品、政府机构设置、国家公务员、管理体系 17.GB/T19011管理体系审核指南为实施管理体系审核活动的( )提供了指南。 A.A.选取和确定选取和确定 B.复核和检查 C.确定和评价 D.选取和检查 18.国家质量基础设施(NQI) 具有( )属性。 A.生产、贸易、管理 B.B.技术、生产、贸易技术、生产、贸易 C.生产、科技、贸易 D.管理、技术、贸易 质量基础设施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和执行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后两者合称为合格评定)等所需质量体制机制框架的统称,既包括既包括法规体系、管理体系等法规体系、管理体系等”软件软件“设施,也包括检验设施,也包括检验检测仪器设备、 实验室等检测仪器设备、 实验室等“硬件硬件“设施, 具有技术、设施, 具有技术、生产和贸易等三重属性。生产和贸易等三重属性。 19.合格评定的评价技术主要应用在( ) 活动中。 A.首次开展的认证活动 B.标准规定范围之外的认证 C.C.人员认证、过程认证、管理体系认证、产品认证人员认证、过程认证、管理体系认证、产品认证D.特殊目的和用途认证 20.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 ,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