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通用基础-知识点背诵10_Password_Removed.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证通用基础-知识点背诵10_Password_Removed.pdf(24页珍藏版)》请在骏景环安文库上搜索。
1、C CCAACAA 全国统考(认证通用基础)背诵文件(全国统考(认证通用基础)背诵文件(十十) 认证机构概述 认证机构的特征与运作 认证机构是指运作认证方案的第三方合格评定机构,从事对产品、服务、过程、管理体系或认证机构是指运作认证方案的第三方合格评定机构,从事对产品、服务、过程、管理体系或人员符合规定要求的评价工作。 “人员符合规定要求的评价工作。 “认证方案”如前一节所述,指与适用相同规定要求、具体规则与程序的特定认证对象相关的认证制度,“第三方”指两个相互联系的主体之外的某个客体,认证机构独立于被认证方,也独立于被认证方的利益相关方,它的“第三方第三方”属性决定了属性决定了认证结果的公正。
2、性及公信力,是其重要特征认证结果的公正性及公信力,是其重要特征。第三方认证机构在认证制度的框架下建立和运第三方认证机构在认证制度的框架下建立和运作认证方案作认证方案, ,开展开展一一系列认证活动, 以其对认证对象规范地、 适宜地评价、 确认、 复核和证明系列认证活动, 以其对认证对象规范地、 适宜地评价、 确认、 复核和证明, ,传递市场信任,服务传递市场信任,服务经济发展。经济发展。 认证认可是重要的国家基础制度认证认可是重要的国家基础制度, ,是规范市场经济、 服务市场监管的重要手段是规范市场经济、 服务市场监管的重要手段。 认证机构是实施认证活动的主体,建设认证强国,必须建设-定数量的、。
3、有扎实能力基础规范运作、提供良好服务的认证机构。作为一个法律实体,认证机构可能获得了实施特定认证业务的法定授权,开展诸如强制性产品认证;也可能没有特殊授权,在依法依规设立后开展自愿性认证。截至 2017年底,我国认证机构总数为 402 家,认证机构累计颁发各类有效认证证书 175.34 万张,涉及各类获证组织 58.76 万家。其中,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 60.14 万张,自愿性认证证书 115.20 万张。在自愿性认证中,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85.49 万张,服务认证证书 5067 张,自愿性产品认证证书 29.20 万张。认证机构的工作成果,为我国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的发展,为经济建设取得辉煌成就。
4、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认证机构的分类 依据认证机构开展的认证业务类型依据认证机构开展的认证业务类型, ,可以把认证机构分为产品认证机构、管理体系认证机构、可以把认证机构分为产品认证机构、管理体系认证机构、服务认证机构、特种职业人员注册或认证机构。服务认证机构、特种职业人员注册或认证机构。目前我国的认证机构中,一些发展历史长、具有较强技术基础和认证服务能力的认证机构能够同时提供产品认证、管理体系认证、服务认证等业务。这些综合性认证机构可以为认证客户提供多种选择的认证服务,能够很便利地实现-个认证方案的运作,为同-个认证客户提供多种类型的认证服务,颁发多张不同类型的认证证书。只有单一类型认证业务的认。
5、证机构,特别是那些有行业特色的产品认证机构、服务认证机构,其认证服务有更强的专业性、有更专注的认证管理,也是认证机构转型升级、提升服务能力的发展方向。 认证机构的管理原则 认证的总体目标是使所有相关方相信认证对象满足规定要求认证的总体目标是使所有相关方相信认证对象满足规定要求, ,认证的价值取决于第三方通过认证的价值取决于第三方通过公正、 有能力的评定所建立的公信力的程度。公正、 有能力的评定所建立的公信力的程度。 认证机构应致力于建立信任认证机构应致力于建立信任, ,遵循公正性、 能力、遵循公正性、 能力、责任、公开性、保密性、对投诉的回应和基于风险的方法等管理原则责任、公开性、保密性、对投。
6、诉的回应和基于风险的方法等管理原则, ,建立和运行建立和运行- -一个确保一个确保其自身运作公正性、能力和认证有效性其自身运作公正性、能力和认证有效性的管理体系的管理体系, ,从组织机构、资源保障、认证活动等方面从组织机构、资源保障、认证活动等方面作出规定并予实施。作出规定并予实施。 管理原则是认证机构的能力管理及运作绩效的指导和基础,特别在出现未预料到的情况时,这些原则应作为认证机构决策的指南。 公正性 公正公正, ,并被认为是公正的并被认为是公正的, ,是认证机构提供可信任的认证服务的必要条件是认证机构提供可信任的认证服务的必要条件, ,也是认证机构的基也是认证机构的基本价值观。本价值观。认证机构的全体人员都必须牢牢树立这种意识。认证机构为被认证组织提供认证服务,这些客户支付的认证费用是认证机构的收入来源,这是一种对公正性的潜在威胁,认证机构应该有效地管理这种威胁。 认证机构应该根据所获得的客观证据公正地作出认证决定,不应受其他利益或其他各方的影响。 对认证机构公正性的威胁可能包括对认证机构公正性的威胁可能包括: :自身利益、自我评审、熟知自身利益、自我评审、熟知( (或信任或信任。